在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领域里,煤层气与页岩油气常常是聚光灯下的焦点。但有这样一种能源,虽然行事低调,却蕴藏着惊人潜力——其可采储量占据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总量的15%以上,它就是油砂,也被称为“焦油砂”或“沥青砂”。
从物质构成来看,油砂是沥青、沙粒、富矿粘土和水的特殊混合物。其中,沥青含量约在6%-12%,沙与粘土等矿物占比高达80%-90%,剩余3%-5%则为水分。这种独特的物质组成,让油砂既呈现出固体矿床的成矿特性,又在成因上带有剩余油藏的显著特点。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国家对油砂的定义存在差异:在油砂资源极为丰富的加拿大,油砂与重油被统一归为“油砂”范畴;而在我国,重油通常被称为“稠油” 。
01.砂岩与原油的千年之约:油砂的形成之路
油砂的诞生,宛如一场跨越地质年代的浪漫邂逅。石油生成后,会在地下地层的孔隙与裂缝中“迁徙”,当它们在特定地质圈闭构造中汇聚,便形成了常规油气资源。然而,部分石油在“迁徙”途中,轻质成分逐渐流失,剩余的重质沥青在接近地表的地层中,与砂岩相遇。经过漫长的沉积过程,二者最终凝结成油砂。
目前,全球油砂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加拿大、委内瑞拉、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等国家。其中,加拿大以绝对优势位居首位,有数据显示,全球99.7%的油砂剩余可采储量都集中于此,并且加拿大也是全球唯一在油砂开采领域实现显著经济效益的国家。
02.开采油砂:真正能“挖”出来的原油
传统石油开采常需借助钻井深入地层,而油砂却因其埋藏较浅,成为可以直接“挖”取的原油。油砂的开采主要分为露天开采与井下开采两种模式。
对于埋藏深度在75米以内的油砂,露天开采如同挖煤般直接进行地表挖掘,经济性更强,这也是历史上油砂开采的主要方式。但随着浅层资源的逐步枯竭,井下开采逐渐成为主流。井下开采又可细分为热采与冷采:热采包括循环蒸汽吞吐和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等技术,通过高温蒸汽降低原油粘度,使其易于流动;冷采则包括起源于加拿大的携砂冷采(通过出砂形成通道提升渗透率)和微生物冷采(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改善油藏条件) 。
03.原油分离:两吨砂石换一桶黑金
与普通原油开采后可直接进入分离炼化阶段不同,油砂中的原油与砂石紧密结合,需要特殊手段分离。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热水分离法和溶剂提取法。热水分离法就像用热水清洗油污,通过特制设备利用热水热量降低原油粘度,实现物理分离;溶剂提取法则是借助轻质溶剂溶解原油,属于化学分离手段。由于油砂中砂土占比高,平均每两吨油砂仅能提取一桶(约159升)原油,开采过程堪称能源领域的“淘金之旅”。
近年来,随着全球常规油气资源的持续消耗,油砂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非常规油气产量达24.6亿吨油当量,占当年全球油气总产量的29.6%。在加拿大,油砂贡献了其95%的石油产量,助力该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的全球第四大产油国。
曾经低调的油砂,正凭借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与不断革新的开采技术,在全球能源舞台上释放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为世界能源供应注入新的活力。
联系人: 成先生,问女士
电话: 190 5383 0815,190 5383 6750
微信:Cheng513344686
地址: 中国上海马吉路28号
W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