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油开采井下作业中,油管与套管是支撑油井建设与生产的核心管具,二者虽同为金属材质,但定位、设计、功能与应用差异显著,共同保障油井稳定高效运行。

从定义与定位来看,油管是油井生产阶段下入套管内部的专用管具,核心作用是搭建石油从井底到地面的输送通道。采用多节短管连接设计,便于后期故障维护,可根据自喷、机采等开采方式适配配套工具。套管则是钻井完成后、投产前率先下入的管具,核心定位是构建井下永久性防护框架,需通过水泥浆封固形成 “套管 - 水泥环 - 井壁” 一体化密封结构,隔绝不同地层流体,避免窜层影响开采。
材质与结构设计围绕功能需求展开:油管需接触井下流体且承受频繁摩擦,材质以耐磨损、抗腐蚀为核心,部分特殊井型会做针对性处理,整体设计偏轻薄,水平井用油管还会增加柔性设计;套管需应对地层挤压、高压作业等外力,材质侧重高强度、抗挤压,会根据井深与地质条件选择不同强度等级或加厚管体,连接部位特殊加固,部分预留射孔区域。

核心作用上,套管聚焦基础防护与作业支撑:加固井壁维持井眼稳定,分隔不同层位保障分层开采,为增产、维护作业提供安全通道,通过射孔引导油流入井。油管则专注高效输送与生产适配:直接承担石油输送任务,自喷井依托油流自身压力,机采井配合 “抽油杆 - 深井泵” 系统;同时可搭载油封隔器、扶正器等井下工具,适配不同生产需求。
作业流程有严格规范:先下入套管并注水泥浆固井,再通过射孔打通油流通道,最后下入带配套工具的油管(机采井需额外下入抽油杆),启动生产系统后,油管输送油流、套管持续防护。
应用场景适配方面,套管根据井型选择:浅层井用常规强度套管,深井、超深井用特种材质套管,水平井用柔性更强的套管;油管则围绕开采方式与流体特性选择:自喷井用常规材质,机采井用耐磨材质或涂层,高含硫、高含盐井用抗腐蚀材质,水平井用柔性油管。
二者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套管是油井的 “井下安全屏障”,决定结构稳定性与作业安全性;油管是 “石油输送核心”,影响开采效率与生产灵活性,合理选择与规范作业是油井全生命周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联系人: 成先生,问女士
电话: 190 5383 0815,190 5383 6750
微信:Cheng513344686
地址: 中国上海马吉路28号
W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