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能源话题中,“页岩油” 与 “油页岩” 这两个词汇时常被提及,尽管仅一字之差,顺序不同,却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能源资源。下面将从基本概念、成因联系以及分布开发情况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解读二者的区别。
从基本概念来看,页岩油是以游离、吸附及溶解态等多种方式,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地层中的液态烃类。这些泥页岩地层不仅是生成液态烃类的源岩,甚至可能仍处于生油状态,属于典型的自生自储型原地聚集的油气类型。而油页岩则是一种高灰分的含可燃有机质的沉积岩,通常含油率大于 3.5%,是一种固体可燃有机矿产。
人们之所以容易混淆二者,部分原因是曾将油页岩中通过低温干馏方法获得的液态烃类称为页岩油。但实际上,它们与油气、页岩气在成因上联系紧密。当烃源岩处于未成熟状态时,便是油页岩;处于较低成熟度时,成为以生油为主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被运移并储藏在储集层就形成油气藏;处于生油阶段的烃源岩被排烃后,残留的游离和吸附等状态的烃类成为页岩油;处于生气阶段的烃源岩被排烃后,残留的气态烃类则成为页岩气。
再看分布与开发现状。在页岩油方面,国外实现商业性开发的主要国家是美国和加拿大。自 2010 年以来,美国页岩油产量快速增长,2015 年产量达到 2.26 亿吨,占美国原油总产量的 50% 以上。我国的页岩油主要分布在湖相中厚层富有机质泥页岩区,涵盖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三塘湖盆地二叠系、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等多个区域,且在多个盆地都已获得工业油流。
油页岩的全球分布则主要集中在美国、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爱沙尼亚等国家。其中,美国的油页岩资源最多、品质最好,但开采量却很少。我国的油页岩商业开发已有 60 年历史,不过目前仅局限于辽宁抚顺、广东茂名、吉林桦甸和罗子沟等 10 余个矿区。
综上所述,页岩油和油页岩虽然名称相似,但在物质形态、赋存状态、成因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这两种重要的能源资源。
联系人: 成先生,问女士
电话: 190 5383 0815,190 5383 6750
微信:Cheng513344686
地址: 中国上海马吉路28号
We chat